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契丹之梦

第048章:轴承新思路

韩姑娘到了辽阳城,这里早已准备了住处,这是个规模比较大的私宅。马车直接到二门外,韩姑娘下车,在二门处,辽阳官员的女眷们已经等候多时了。一阵热闹的寒暄和互相介绍认识后,进了内院,在正厅已经摆下三张大桌子,客人都到来立即上菜,这是欢迎的宴席。

我们说过的,这个年代没有炒菜,丰盛的宴席不过是炖菜,这种场合也很丰盛的,都是鹿肉熊掌山珍蘑菇的高档食材。此时的酒类似于甜米汤,女人也可以喝的。

韩姑娘曾经被萧皇后带到皇宫里,调教过礼仪,所以出身不高的她应酬得当,举手投足都显出教养和尊贵,这就让那些女客们不敢轻视她。

韩姑娘是未来的总督夫人,在边远省份里地位尊贵,女客们自然知道轻重,借此机会拉关系,所以这场宴席其乐融融。

韩德让是朝中重臣,如果不是他到了辽阳,地方官员很难得到巴结的机会,现在机会难得,辽阳城里的官员轮番宴请,私下里送礼也是难免的。

这一日,以布政使张远谋为首,按察使栗文强、节度使(总兵官)萧宏它等一干官员宴请韩德让,这是辽东官府的一场正式宴会,欢迎他的到来。

光酬交错之际,张远谋问道:“有件事要请教韩大人,大人带来的军兵有300多人,预计要驻扎多久呢?下官好预备下粮草供给。”

韩德让:“藩台大人现在就是我的衣食父母了,您不问我也要说的。我是送亲的,身负送亲的皇命,就要到明年开春婚礼过后才能返京。这大约就是三个月的粮草,要仰仗大人了,下官打搅了地方心也不安,请藩台大人多担待。”

张远谋是布政使,尊称藩台。

还有一些韩德让没说,也是他滞留于辽东的原因。

一个是我们说过的白毛风。他们是三百多人的队伍,马车很多,这么多人马只能走官道,不能走沿着烽火台的小路,一旦遇到白毛风那就是九死一生的危险局面。

再者韩德让是武将,他的作用就是带兵抵抗宋国的进攻。现在到了冬季,宋国的兵不耐寒,不会在冬季发动战争。因此他这个武将只要在开春前后回到京城就不会误事。

张远谋:“韩大人客气了,这是应该的。”

韩德让:“藩台大人如此说我也就不客气了。想当初耶律斜轸送总督大人来辽东,可是得了上好的盔甲的,现如今下官来送亲,更是喜事啊,你们可不能厚此薄彼呀!”

得,这是明着索要了。作为武将,他不是没有盔甲,而是借此机会打造一副上好的。此时的辽东钢铁充足,不就是一副盔甲嘛,张远谋是能做主的。

张远谋:“得罪呀!这事儿何用大人开口啊?早就准备下了。韩将军您身材高大,我们准备了80斤上好的铁,哪日闲暇了给您送过去,打一副盔甲。”

他说的上好的铁其实就是钢,钢可以锻造,生铁不行。盔甲构造复杂,为了不影响灵活运动,活动的部位都是小片的鳞甲,并且是量身定做的,因此把材料交给他,找铁匠量身打造。

韩德让:“80斤不够,要120斤。”

张远谋:“不是我们吝啬,120斤太重了,穿戴起来也不灵活呀,还是80斤好。”

韩德让想一想感觉有道理,120斤铁穿在身上的确影响动作灵活,骑在马上尚可,下马步战就太笨重了,战场上的事很难说,万一落马呢?“那就100斤吧,不能再少了。还得给我20斤铜,做装饰用。”

“好说,好说。”

铁盔甲的关键部位贴上铜片,金光闪闪的,才显得漂亮。

可是还没完,韩德让还有要求,他说:“我带来的兵都屯在城外,可是也不能让他们闲着,总要练兵嘛。练兵就需要弓箭,都知道辽东出产的箭矢多,还便宜,给我调拨一万枚箭矢可好?”

对此,张远谋有点犯难,到不是价值高,一万箭矢值不了几个钱,问题在于朝廷严格管控的规矩,箭矢是最敏感的,管理严格。他毕竟是文官,军旅的事不太在行,因此他看着萧宏它,意思是征求他的意见。

萧宏它能理得清军需的事,不过是友军之间调拨物资,只是数量有点太多,不过也没什么难的,于是他说:“韩大人,这事交给我了,定会让大人您满意。”

萧宏它这么说就不是同意他的漫天要价了,箭矢要给,但是要按规矩办。

韩德让可是得寸进尺,他又说道:“好好好,麻烦萧总兵了。还有个事,可不要嫌我啰嗦啊。我进城的时候就看到了,城门那里的兵丁,各个的都顶盔贯甲的,精神又威风,可是我的兵丁连佰户官都没有盔甲呀。我的兵可是护卫京师的!”

京城的御林军都归他管,他带来的300人的队伍就是从御林军抽调的。

他漫天要价有点过分了,可是说的也有道理,御林军当然应该是装备最好的,可是现在不如辽阳的营兵。

守卫辽阳城的是辽阳营兵,城门处站岗的的确穿戴了头盔和胸甲,不过这是为了看着威风,实际上现在的辽阳营中,盔甲还没有普及到兵丁。一年前还是百户官以上的才装备,现在到了伍长一级。

不过这样的话今天就不能说了,好像小气推脱的样子。萧宏它思考一会说道:“萧大人,盔甲的事下官实在的做不得主,容我禀报上峰,相信会让大人您满意的。”

萧宏它的意思与前面一样:按规矩办,不能都按着韩德让说的办。并且盔甲的最敏感的装备,他确实做不了主,要请示最高长官总督大人。

韩德让也只能作罢,自我嘲解到:“是我唐突了,各位别在意。来,喝酒,喝酒!”

。。。。。。

在宝钢院里增加了三个做铜铸件的工匠。那里已经有冶炼的工匠了,为什么还要增加三个呢?因为铸造铜铸件需要做砂型。

做砂型很麻烦的,简单地说:先要做出与产品一模一样的木型,就是一个木头的大炮。木型上还要增加浇铸口和冒口。

浇铸口就是浇铸融化的铜水的孔,冒口是排出残渣用的。

然后用木型制作砂箱,沙箱一般是上下两个扣在一起的。沙箱需要干燥定型,然后才是融化铜水浇铸。

火炮的铸件很大,一次做一个沙箱就可以了,可是小的铸件呢?一炉铜水要浇铸很多个,那就需要做一大批砂型。

总之,因为要做砂型,需要很多人工,所以要增加人手,并且要求是技术性很强的工匠。

新来的工匠建了一个炉子,就是融化铜块的炉子,用它铸造铜炮。

炉子砌好了,工匠在做火炮的木型。萧空宁特别关注火炮的事,有时间就要到现场查看。他不懂铸造的技术,但毕竟有现代的知识,如果有大的差错,他也可以给出建议。

他看到这个木型就是做一个木头的大炮筒子,各部尺寸要符合设计图。这些过程他还是能看明白的,图纸是他画的嘛。

冶炼合金钢也是他关心的,为此他经常过来看。只是一天一炉的冶炼效率太低,到现在才积累了60多个样本。

好几天没来了,工匠头拿来积攒了几天的样本和对应的原料记录。测试样本的硬度和整理记录的工作都是他亲自做的,从不假手他人,这是为了保密,参与冶炼的工匠们都不知道这项工作的真正目的。

当人的思想专注一件事情的时候,往往会突发奇想,其实很多发明创造都是这么来的。

也是因为他刚刚过问了铸造铜炮的事,此时就引发了一个想法:何不用铜来制作轴承呢?

铜的硬度远低于钢,现在得到的合金钢的硬度已经超过了铁,虽然今后还能得到硬度更高的合金钢,可是,如果用现在手中的合金钢做成刀具,切削铜质的零件是不在话下的!

对呀!用铜质的轴承替代木料的轴承,不就解决了动力锯的问题了吗?

现在的动力锯每天都要更换轴承,虽然工作的时候浇水降温也是顶不住,有时候一天要更换两次。

想到此处萧空宁的心情立刻开朗了,如果不是顾虑到自己的身份形象,他都能跳起来高呼。

他立即找出来目前硬度最高的样本和原料记录,抄写一份交给冶炼的工头,告诉他,照这个样本炼一百斤,并且锻造成刀具,刀具外形和尺寸的图也一并交给工匠。

切削金属的刀具不是常见的“刀”的样子,不懂的人看见了真不知道那是“刀”。

刀具成型必须要锻造,不是铸造的,为的是提高金属品质。

现在这里正好有了炼铜的炉子,就在这里做试验生产一批,也便于他监督指导。

未完待续。

—end—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